甘肃立法对数据全链条工作进行规范
甘肃立法对数据全链条工作进行规范
甘肃立法对数据全链条工作进行规范
新闻发布会(fābùhuì)现场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省(shěng)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甘肃发展特征,确定重要发力点和突破(tūpò)方向,作出着力打造“七地一(yī)屏一通道”重要工作部署。为使社会各界(shèhuìgèjiè)全面准确了解相关政策内容,进一步凝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发展合力,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jiědú)新闻发布会。5月28日上午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xīnnéngyuán)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专场。省能源局副局长(fùjúzhǎng)王永杰介绍相关情况(qíngkuàng)。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副处长(fùchùzhǎng)陈龙,省能源局电力处副处长杨昭。
省政府新闻(xīnwén)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diàoyányuán)、新闻发言人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大家(dàjiā)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zhèngcè)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重要的新能源(xīnnéngyuán)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专场。我们很高兴(gāoxìng)邀请到省能源局副局长王永杰先生,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副处长陈龙先生,省能源局电力(diànlì)处副处长杨昭女士,他们将(jiāng)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永杰(wángyǒngjié)先生介绍情况。
省能源(néngyuán)局副局长王永杰 王永杰: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们对能源事业(shìyè)的关心支持。
近日,省政府(shěngzhèngfǔ)办公厅印发了(le)《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jiǎnchēng)《行动方案》),现就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一、《行动方案(fāngàn)》出台的背景
甘肃(gānsù)风光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全省风能可开发量5.6亿千瓦、居全国第四,太阳能可开发量95亿千瓦、居全国第五(dìwǔ),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6.3%,是全国新能源发展(fāzhǎn)基础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习近平(xíjìnpíng)总书记(zǒngshūjì)视察(shìchá)甘肃时作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要指示,为全省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们立足(lìzú)资源禀赋,抢抓发展(fāzhǎn)(fāzhǎn)机遇,强化政策供给,加快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fēngdiàn)光伏基地建设,加强(jiāqiáng)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装备制造(zhìzào)产业集群(jíqún)化发展,全力(quánlì)推动陇电外送通道建设,统筹布局煤电、新型储能等调峰资源,新能源产业实现跃升发展。一是产业政策(chǎnyèzhèngcè)体系逐步完善。制定出台《推进(tuījìn)新时代甘肃能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fāngàn)》《甘肃省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构建了全省新能源发展的(de)总体“规划图”。二是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和陇东综合能源基地,持续(chíxù)提升新能源装机(zhuāngjī)(zhuāngjī)规模。截至4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达672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64.7%,排名(páimíng)全国第2;2024年全省新能源发电806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5.4%,排名全国第2。三是调峰能力持续提升。坚持“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统筹布局调峰资源,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煤电转型升级有序推进;核准开工玉门昌马等8个抽水蓄能项目,装机总规模1128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454万千瓦;建成投运(tóuyùn)光热发电装机52万千瓦,居全国首位。四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按照打造风电、光伏、光热装备制造三条全产业链,培育氢能、储能装备制造两个新增长点的思路,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逐步建成西部乃至(nǎizhì)全国产业链条最完整、聚集效应最明显、辐射能力最强劲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超过830亿元(yìyuán),2025年有望突破(tūpò)千亿元,成为(chéngwéi)省内第四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链。
为(wèi)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国家所需”,发挥“甘肃所能”,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xīnnéngyuán)(xīnnéngyuán)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jīdì),提升甘肃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的综合生产基地、储备(chǔbèi)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作用,省委(shěngwěi)、省政府统筹谋划、高位推动,研究出台了《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
二、《行动方案(fāngàn)》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de)二十(èrshí)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shēnr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新能源(xīnnéngyuán)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chǎnyè)发展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点,推动新能源先进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打造以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yǐnlǐng)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shìyànqū)等“五个功能区”为支撑的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助推(zhùtuī)全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行动方案》对照“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从新能源(xīnnéngyuán)供给、消费、科技、体制、合作五个维度,提出22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wànqiānwǎ),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值(chǎnzhí)超千亿元,到2030年底装机达到1.6亿千瓦,产值超过2000亿元。一是建设全国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kāifālìyòng)示范区。在加大沙戈荒基地(jīdì)开发力度,加强抽蓄、储能、煤电(méidiàn)(diàn)等调峰资源(zīyuán)规划布局,配套建设坚强智能骨干电网等方面(fāngmiàn),明确了加快建设超大型风光电基地、推动资源多元化开发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jiénéng)力、发展先进节能煤电、推动电网网架提质升级等五条具体举措(jǔcuò),力争形成超大规模新能源发展格局。二是建设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按照大规模开发建设和高比例消纳利用同向(tóngxiàng)发力的思路,提出了推进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推广就地消纳用能新模式、推动绿氢(lǜqīng)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cùjìn)用能结构绿色转型和培育本地优质用电负荷等五条具体举措,持续提升全省绿电使用比例和新能源利用率(lìyònglǜ)。三是建设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提出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化装备制造产业布局(chǎnyèbùjú)、构建(gòujiàn)设备改造升级和循环利用体系、加大装备制造技术攻关力度、加强新能源发电科技支撑等五条具体举措,推动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上下游“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体系。四是建设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提出推进电力市场(shìchǎng)建设、优化电价形成机制(jīzhì)(jīzhì)、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完善电力安全治理体系等四条具体举措,加快构建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新能源体制机制,引导新能源有序参与(cānyù)电力市场交易,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五是建设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提出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承接(chéngjiē)中东部产业转移、促进省际间(jiān)协同互济发展等三条(sāntiáo)具体举措,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jījí)与中亚等国家和地区(dìqū)开展经贸合作,加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向西(xiàngxī)出口力度,提升我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国内影响力。
三、《行动(xíngdòng)方案》的特色亮点
一是突出多元融合发展。立足资源(zīyuán)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实施(shíshī)沙戈荒基地建设、驭风沐光行动、光热(guāngrè)+、光伏治沙、装备制造等(děng)项目,形成集中式开发为主、分布式开发补充、产业体系完善的多元融合发展格局,“十五五”期间实现装机、产值双翻番。
二是突出破解消纳难题。坚持内用外送并举(bìngjǔ),在消纳渠道、模式、载体等方面创新探索、总结经验、复制推广,着力提升(tíshēng)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xīnnéngyuán)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突出产业转型(zhuǎnxíng)升级。聚焦关键零部件产业落地不足等短板弱项,研究(yánjiū)细化延链补链强链措施,通过推进能源设备改造(gǎizào)升级、搭建技术攻关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打通产业链(chǎnyèliàn)断点堵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推动核心工艺、高端装备、控制系统(kòngzhìxìtǒng)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hé)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行动方案》贯彻落实。一是加强统筹(tǒngchóu)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zhèngcècuòshī)细化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精准指导、高效推动建设。二是强化(qiánghuà)要素保障。加大土地、资金、财税、人才、电价、能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宣传引导(yǐndǎo)。积极宣传报道新能源产业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亮点特色,增强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yǐngxiǎnglì),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开展监测评估。强化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跟踪监测、评估研判(yánpàn),适时(shìshí)对(duì)相关指标和任务举措进行滚动调整,确保政策措施符合发展实际(shíjì)。
感谢(gǎnxiè)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péngyǒu)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科技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行动方案(fāngàn)》中,提出(tíchū)要加快外送通道规划建设,请介绍一下我省陇电外送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省能源局(jú)电力处副处长杨昭杨昭:
甘肃(gānsù)(gānsù)(gānsù)是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sòng)“主通道(tōngdào)”,近年来,我们坚持将陇电外送作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加快(jiākuài)规划建设电力外送通道,持续强化网架结构,着力打造“大送(dàsòng)端”电网发展格局。目前(mùqián),全省已有及在建特高压(tègāoyā)直流(zhíliú)外送通道4条,建设规模居全国第二。其中,酒湖直流起于甘肃酒泉、落点湖南(húnán)湘潭,于2017年6月建成投运,是全国首个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电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目前已累计外送电量超(chāo)2000亿千瓦时(yìqiānwǎshí);陇电入鲁工程是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zōnghé)能源基地外送项目,起于甘肃庆阳、落点山东泰安,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年可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线路工程已于今年5月竣工投产;陇电入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起于甘肃武威、落点浙江绍兴,线路全长2370公里,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6年网源(wǎngyuán)同步建成投运;陇电入川工程配套电源(diànyuán)建设方案已获国家批复,配套煤电项目完成核准。同时,我们加快推动甘肃电网与周边区域省间互联,建成投产甘肃武胜至青海郭隆第三回线路,加快推进庆阳北-夏州双回、白银(báiyín)-天都山(tiāndōushān)第三回等750千伏线路工程,目前通过19条省际750千伏线路与陕、青、宁、新四省(xīnsìshěng)(区)相连。2024年外送电量5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
《行动方案》坚持大型风电(fēngdiàn)光伏基地、先进煤电、特高压(tègāoyā)(tègāoyā)通道“三位一体、同步建设(jiànshè)”原则,将建设特高压外送(sòng)通道确立为加快建设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积极推进陇电外送工程,促进大型风光电基地与特高压通道协同(xiétóng)发展,保障新能源电力可靠稳定外送消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陇电入川工程尽早核准开工;围绕(wéirào)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木塔格沙漠等新能源基地,再谋划争取2-3条外送通道纳入国家规划(guīhuà),不断提升(tíshēng)陇电外送能力,助力甘肃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力争到“十五五”中期,省内4条特高压全部(quánbù)实现高效运行,年输送(shūsòng)电力达到3200万千瓦,输送电量超过1400亿千瓦时;到2030年,在运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达到6条,直流输送能力达到4800万千瓦。
光明日报(guāngmíngrìbào)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立足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甘肃将采取哪些(něixiē)策略或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省(shěng)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副处长陈龙陈龙:
我们将(jiāng)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行动方案(fāngàn)》明确的任务举措,以建设(jiànshè)“五个功能区”为目标,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jīdì)。
一是着力提高消纳水平。发挥地处战略纵深(zòngshēn)腹地、工业体系(gōngyètǐxì)完整、能源及矿产资源富集优势,加快(jiākuài)招引有色金属、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大数据等上下游产业落地,不断培育(péiyù)本地(běndì)用电负荷。积极培育零碳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就(jiù)地消纳项目,推进电解铝、冶金等高耗能行业高比例绿电消纳和绿证应用,促进新能源电力就近就地消纳。
二是着力推动基地建设。加快推动河西新能源(néngyuán)(xīnnéngyuán)基地和陇东(lǒngdōng)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推动酒泉向特大型风光电基地迈进,形成超大规模新能源发展格局(géjú)。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光热+等项目建设,实现多种(duōzhǒng)清洁能源协同互补发展。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超过1.6亿千瓦。
三是着力壮大产业集群。以基地建设(jiànshè)为(wèi)契机,积极招引风机齿轮箱、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biànliúqì)等关键零部件生产研发项目落地,加快培育新能源相关设计、施工、运维、物流等配套服务产业,及早布局老旧风机、光伏组件、废旧电池回收利用(lìyòng)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力争(lìzhēng)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chǎnzhí)超两千亿元。
四是着力(zhuólì)增强调峰能力(nénglì)。以(yǐ)强化电力支撑和满足调峰需求为导向,推动新区(xīnqū)热电、庆阳电厂等支撑性调节性内用煤电(méidiàn)项目建设,积极向国家争取新增煤电建设指标。加快已核准张掖皇城、天水黄龙等抽水(chōushuǐ)蓄能项目建设。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力争到2030年,调峰煤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抽蓄1000万千瓦、新型储能1000万千瓦。
五是着力培育绿氢(lǜqīng)产业(chǎnyè)。充分发挥(chōngfènfāhuī)氢能在电力系统中消纳、储能、调峰等作用,加快布局氢能产业,研究制定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fāzhǎn)支持政策,谋划实施绿电交易、新能源直供、离网运行等多(duō)种模式的绿电制氢项目,开展相关(xiāngguān)技术研发和试验,探索拓展多途径绿氢应用市场,推进绿氢在工业、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应用,培育发展氢能上下游一体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河西“绿氢走廊”。
六是(liùshì)着力拓展国际市场。树立“走出去”开放(kāifàng)意识,利用国家支持我省积极融入西部陆海(lùhǎi)新通道和向西开放大通道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培育外向型企业,鼓励能源企业积极开展(jījíkāizhǎn)境外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运营,加快技术和装备向中亚等地区输出,推动新能源(xīnnéngyuán)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向西拓展。
感谢解答,记者提问(tíwèn)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者进行深入报道的(de)媒体朋友会后联系省政府新闻办。
下午,我们将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国家(guójiā)向西开放战略(zhànlüè)通道专场,请记者朋友届时参加。
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dàocǐjiéshù),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méitǐ)朋友,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