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卸了“面子”做实“里子”,粽叶清香裹出新气象

体育正文 117 0

卸了“面子”做实“里子”,粽叶清香裹出新气象

卸了“面子”做实“里子”,粽叶清香裹出新气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陈(chén)星源 端午(duānwǔ)临近,步步高超市内,长沙市民李女士在粽子货架前驻足良久。往年动辄数百元的豪华礼盒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素净纸盒、环保布袋包裹的平价粽。“以前(yǐqián)过节买粽子总(zǒng)想着送人讲排场,现在就想挑点(tiāodiǎn)真材实料、口味好的,自己吃更实在!”李女士的话道出消费新风尚。这场舌尖上的“返璞归真”,正是(zhèngshì)深入(shēnr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孕育出的果实。 当“面子消费”让位于“里子需求”,一场静水流深的产业变革也在供应端(duān)悄然涌动。浏阳市关口(guānkǒu)街道道源(dàoyuán)湖村的粽子(zòngzi)生产车间灯火通明,村民朱娟手指翻飞,15秒裹好一个粽子,纱线绕紧的瞬间,糯米与粽叶清香扑鼻。“在家门口包粽子,每月能赚八九千元,不比进城打工差!”她手下不停,身旁的自动化灌装线同步高效运转(yùnzhuàn),封装好的粽子即将发往全国(quánguó)。 从商超货架的(de)简约新(xīn)风,到乡村工厂的产业升级,记者注意到,这缕飘香千年的粽叶清香(qīngxiāng),正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生机。 口味(kǒuwèi)创新,粽子争奇斗艳 在锦尚生鲜市(shì)(滨江农贸(nóngmào)店),粽叶的清香与叫卖声交织,多家商铺内摆满了口味多样(duōyàng)的粽子,有碱水粽、白米粽、蛋黄鲜肉粽、板栗鲜肉粽等,单个价格从3元至8元不等。 “我们店里从1个月前就开始包粽子了,临近端午节,买粽子的人(rén)多起来,现在每天都要包三四百个粽子。虽说口味多样,但老式的碱水粽和蛋黄鲜肉粽相对(xiāngduì)更畅销(chàngxiāo)。”摊主陈老板边忙着打包边说。 相比菜市场的(de)散装售卖,长沙各大超市销售的粽子(zòngzi)则汇聚了天南海北的风味,让人眼前一亮。 “欢迎品尝我们的新口味(kǒuwèi)牛肉粽,口感是微辣的,咸香过瘾(guòyǐn)!”导购员小张向记者举着试吃盘推荐道。早在4月初,盒马就(jiù)上架了多款口味的粽子,有咸蛋黄肉(huángròu)粽、五花肉粽、白米粽、豆沙粽等,还有今年首次上市的牛肉粽、菌菇粽、八宝杂粮粽也受到了消费者(xiāofèizhě)的欢迎,除了蒸煮现吃,也有不少礼盒装。 长沙本土烘焙企业也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de)粽(zòng)子(zòngzi)品类,以颜值创意来抢占市场先机。例如罗森尼娜(luósēnnínà)设置了专门的粽子“展区”,酱湘黑猪肉粽、高汤黑松露味云腿粽、外婆(wàipó)菜黑猪肉粽等口味琳琅满目;墨茉点心局上新了“大过端午粽子礼盒”,包含海虹香米蛋黄五花肉粽、枧水粽、经典肉粽、黑猪肉蛋黄粽口味;罗莎蛋糕(dàngāo)推出桃胶五红粽、茯苓蔓越草莓粽、紫米八宝粽和大黄米红枣粽等口味,养生又健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粽子市场(shìchǎng)规模为101.7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未来几年(jǐnián)将保持6%以上的增速,到(dào)2028年有望达到138.5亿元。 为此,各大(gèdà)品牌也积极(jījí)开拓发展思路,不断挖掘(wājué)文化内涵,持续打造创新(chuàngxīn)粽子:例如“中华老字号”五芳斋亮出“新招式”,推出辣条(làtiáo)粽、长沙臭豆腐粽、鸭脖粽等新奇口味;元祖食品推出龙井虾仁粽、羊肚菌(jūn)火腿粽、珍宝海鲜粽等新口味粽子,以多元的产品丰富消费者味蕾(wèilěi);星巴克今年推出五款“星冰粽”,绿豆浸酒酿的江南韵味、西柚见菠萝的热带风情、白桃碧螺春的茶香缱绻,让传统粽子化身新中式茶点。 包装“瘦身”,回归传统健康(jiànkāng) 近年来,为追求商品高档次、奢华感,部分商家过度使用(shǐyòng)繁复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lǐniàn)背道而驰(bèidàoérchí)。 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de)《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yāoqiú)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正式实施,根据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粽子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chāoguò)三层(sāncéng),包装材料不得使用(shǐyòng)贵金属和红木材料,且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 此外,随着消费者环保(huánbǎo)意识和理性消费观念的(de)(de)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主动选择更加绿色、健康、实惠的节日食品。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进一步推动了粽子市场朝着简约、务实的方向发展。 记者注意到,虽然今年粽子(zòngzi)礼盒仍有众多选择,但礼盒包装总体风格简约,价格也不是特别昂贵。市面上的粽子礼盒主要以传统的纸盒为主,价格从几十元到100多元(duōyuán)不等(děng),基本控制在200元以下。 “粽子不(bù)必多,吃(chī)的是节日氛围。”消费者王女士表示,“现在消费者讲究‘尝鲜不浪费(làngfèi)’,走亲访友带上一盒,正好可以满足聚会分享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xiāofèi)者在追求传统节日仪式感的同时,也追求健康低糖低脂的粽子(zòngzi)。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fābù)的《2024中国粽子行业消费与品牌现状(xiànzhuàng)白皮书》显示,低脂低糖类粽子的销售额逐年上升,按年同比增长(zēngzhǎng)70%以上;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轻食风”成为粽界“新态势”,健康低糖低脂粽子热销,如乌米粽、紫薯粽、五色糙米粽在京东搜索关注同比增长均(jūn)超100%。 产业赋能,走出致富道路(dàolù) 清晨,青翠(qīngcuì)的叶片沾着露水(lùshuǐ)滑入竹筐(zhúkuāng),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的粽叶基地已热火朝天。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英国翻开记事本,一笔一笔记下第二天(dìèrtiān)村上各个食品厂和农户家所需粽叶数量,并打电话找人加快粽叶采摘速度。 据了解,道源湖的粽叶生长于高氧离子山泉滋养的野生环境,叶片宽大柔韧,包裹出的粽子清香软糯,迅速成为(chéngwéi)市场“抢手货(qiǎngshǒuhuò)”。数据(shùjù)显示,全村粽叶种植面积超两千亩,带动150户散户和2万多个销售门面,产品远销(yuǎnxiāo)26个省。 谁能想到(xiǎngdào),几年(nián)前这里还深陷“三无”困局。为破解散户竞争,村(cūn)集体计划成立“粽子(zòngzi)协会”,统一品牌、规格(guīgé)和价格,并协助小作坊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如今,这个拥有百年包粽技艺的村落,形成三家龙头企业引领、260多户农户分散加工的产业网络。2023年,全村粽子产值达1.4亿元(yìyuán),村民增收超3000万元,村集体企业发放(fāfàng)工资500余万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大学生回村创业。 返乡大学生刘飞而的300亩粽叶基地进入采摘期(cǎizhāiqī);非遗研学基地“粽享乐园”开放,日接待能力达千人(dáqiānrén);推出豆沙、蜜枣、腊肉、蛋黄等上十个口味,将产业链延伸到速冻、包点、腊制(làzhì)食品等领域……从深山作坊到亿元产业,道源湖村的产业发展(fāzhǎn)之路步步精彩。未来,道源湖村将打造“粽子+”生态,将建设全国首个粽子博物馆(bówùguǎn),融合(rónghé)农耕文化(wénhuà)与非遗体验,推出亲子采粽叶、非遗工坊研学等项目,让游客在炊烟蒸腾间触摸有温度的技艺传承。 卸下浮华的(de)礼盒,扎紧致富的纱线,舌尖的返璞归真与指尖的产业升级,共同包出了这个时代(shídài)最珍贵的端午风味——用实在,包裹希望。
卸了“面子”做实“里子”,粽叶清香裹出新气象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