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银行靠Labubu,“拿捏”不了年轻人丨九派时评

体育正文 198 0

银行靠Labubu,“拿捏”不了年轻人丨九派时评

银行靠Labubu,“拿捏”不了年轻人丨九派时评

文(wén)/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据媒体报道,某银行多地(duōdì)分行近日针对新开户客户(kèhù)推出活动,客户存入5万元即有机会获得最近十分流行的潮玩LABUBU。

从(cóng)反馈看,银行这一招还真是“灵”。据说一些银行网点,年轻人排起了长队拿(ná)“存款”换LABUBU。

这么做不是没有争议,根据相关规定,通过赠送实物礼品等(děng)方式吸引存款,是被明令禁止的。对此,银行显然也是心知肚明。不少银行在此轮操作中,都有一个明确的限定条件,必须是新开卡用户才能(cáinéng)参与,避免问题(wèntí),也能带来(dàilái)揽储和扩大用户规模的双赢。

有网友(wǎngyǒu)调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但其实,若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抛开蹭热点和冲业绩的特殊(tèshū)节点不谈,这不仅仅是揽(lǎn)储手段的翻新,更是银行业在讨好年轻人之路上的又一次尝试。

众所周知,在移动支付浪潮的(de)冲击下,银行与年轻客群的距离——无论是现实交互(jiāohù)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正在变得越来越(yuèláiyuè)远。可以佐证的一个细节是,截至(jiézhì)2024年末,中国ATM机具仅80.27万台,较(jiào)2019年末的峰值减少近30万台,5年降幅达26.87%。

讨好年轻人,近年来银行业(yínhángyè)整体上都(dōu)在不断加码。包括推出游戏主题信用卡,与社交平台打造联名卡等等,甚至(shènzhì)还有不少银行下场拍起了年轻人喜爱的流行短剧。

这些“花式”抢夺(qiǎngduó)年轻客群的行为,不只是应对互联网支付的冲击,更是由于年轻人在(zài)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老龄化不断加剧,年轻人口则在加速(jiāsù)减少(jiǎnshǎo)。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全国15-34岁青年人口数量从(cóng)4.43亿人减少到(dào)3.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从35.6%下降到25.8%,2023年进一步减少到3.55亿人(24.6%)。

年轻(niánqīng)人为何对银行业会如此重要?这其实是由一个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一个社会的年龄结构越年轻,社会借贷的需求(xūqiú)和能力也往往(wǎngwǎng)越强,反之亦然——这直接关系(guānxì)到银行业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面对当前互联网支付的夹击,留给银行业抢夺年轻人的机会可能不多了。LABUBU或能带来一时的“人气(rénqì)”,但究竟难以抵挡大的趋势。而(ér)要尽量延缓趋势的冲击,更多还是需要在服务(fúwù)场景创新、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更多优化。

银行靠Labubu,“拿捏”不了年轻人丨九派时评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