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鲁特旗——“绣花针”巧织“致富路”
内蒙古扎鲁特旗——“绣花针”巧织“致富路”
内蒙古扎鲁特旗——“绣花针”巧织“致富路”
扎鲁特刺绣非遗传(yíchuán)承人色音其其格(中)为绣娘讲解刺绣技巧。
起线、穿针、打结、压实、编排……一群身着蒙古族服饰的绣娘,在手工老师的指点下,正(zhèng)熟练地将手里的彩线(cǎixiàn)穿梭其中,普通的彩线经过灵巧双手的精雕细琢(jīngdiāoxìzuó)后,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一幅幅精美的刺绣(cìxiù)作品。
蒙古族刺绣(xiù)(cìxiù)是(sh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wénhuàyíchǎn),扎鲁特旗刺绣是蒙古族刺绣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扎鲁特绣娘,以吃苦耐劳、心灵手巧、针法神妙闻名。近年来,扎鲁特旗斡伦手工艺专业合作社推进蒙古族刺绣技艺传承创新,刺绣产品富有浓郁的蒙古族传统特色,又巧妙融入现代(xiàndài)生活,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一门(yīmén)特色产业。
“斯理事长,您看我(wǒ)这幅(zhèfú)刺绣,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眼看就要交货(jiāohuò)了,真是急死(jísǐ)我了。”一名叫敖恩达古拉的绣娘,焦急地来到合作社理事长斯日根面前。斯日根接过刺绣,仔细端详后,熟练地拿起针线,一边修改,一边耐心地向大家讲解刺绣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斡伦手工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当时,黄河图嘎查(túgāchá)(村)党支部认识到,民族手工刺绣不仅是传统(chuántǒng)文化(wénhuà)的瑰宝(guībǎo),更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扎鲁特旗委组织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精通(jīngtōng)蒙古族刺绣的斯日根领衔成立合作社,决心开发这项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结合富民政策,带领村民们走上一条新的致富路(zhìfùlù)。作为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斯日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一边组织人手(rénshǒu),传授刺绣技术,一边寻找销售渠道,四处奔走拉订单。
在斯日根的(de)(de)邀请下,一些刺绣(cìxiù)能人来到合作社(hézuòshè)为(wèi)社员讲解刺绣的构图、捻线、配色、针法等细节,手把手教授。经过系统培训,绣娘们很快上手,做出来的绣品(xiùpǐn)极富蒙古(ménggǔ)族传统刺绣的特色:用茜草染制的正红色,用苏木熬煮的赭石色,用蓝靛浸染(jìnrǎn)的宝蓝,这些天然染料做出的绣品,长时间保存(bǎocún)仍旧保持光泽鲜亮。首期开发的“可穿戴的非遗”系列产品,令人耳目一新:羊绒(yángróng)底布制作的“万字纹”围巾,立体“云纹”的皮质手包,既有鲜明的民族韵味又符合都市审美;巴掌大的“苏鲁锭”刺绣钥匙扣,将蒙古战旗图腾微缩于方寸之间;游牧生活主题挂毯和伴手礼……产品一上市就走俏市场,备受草原游客的青睐。
合作社稳扎稳打,业务逐年攀升,并开启“党员+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连续吸纳(xīnà)社员(shèyuán)52人,其中党员15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累计制作了上千件蒙古袍(páo)和各类手工艺品,这些作品通过实体店(shítǐdiàn)对接、村部展销、网上批发零售等多种形式出售,每年为(wèi)社员们带来5000元(yuán)以上的人均收入,帮助老弱多病、行动不便的12户脱贫户实现了就近就业。
合作社绣品款式种类不断(bùduàn)翻新,将(jiāng)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绣娘们将各种吉祥图案,绣制到充电宝套、手机壳等产品配件上,将“蒙古八宝”嵌入真皮钱包,将“草原(cǎoyuán)星空”绣制到各款抱枕,让常见(chángjiàn)的(de)羊毛毡杯垫美轮美奂……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手,刺绣主题向“轻奢饰品”“家居美学”等领域延伸(yánshēn),让草原上的“指尖技艺”,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艺术生活纽带。扎鲁特旗绣娘的名气,与扎鲁特蒙古族刺绣品牌一起(yìqǐ),逐渐闻名遐迩。
“绣娘们来到合作社后,不仅(bùjǐn)通过刺绣(cìxiù)(cìxiù)提升了生活水平,思想上更是有了进步,这是我最欣慰的。”斯日根看着眼前的《五十六个民族刺绣图》开心地说。作品中,56个民族人物形象一字排开,各具特色(gèjùtèsè)的民族服装栩栩如生(xǔxǔrúshēng),“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一行字特别耀眼。
“这幅作品从开始谋划、设计、画图、选线,再到最后上手绣,我们(wǒmen)都没告诉斯书记,想给她(tā)一个惊喜,更想告诉她,我们跟着她干不仅赚(zhuàn)到了钱,更加感受到了党对我们的关爱(guānài)。”绣娘塔娜说,近年来,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合作社的绣娘们想到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族政策的拥护,便自发组织(zǔzhī)绣起了这幅作品。
斡伦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的故事,是内蒙古扎鲁特旗通过抓党建促乡村全面(quánmiàn)振兴(zhènxīng)的一个缩影,更是绣娘们(niángmen)在党组织引领下,传承发扬非遗技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的鲜活体现。
“今年合作社的订单比去年(qùnián)翻了(le)近两番,收入增长近25%,昔日的‘指尖技艺’,如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指尖经济(jīngjì)’,今后我会继续带领大家创新刺绣技艺,紧跟市场潮流,用一根根“绣花针”,织就嘎查致富路。”斯日根说。看着一幅幅美轮美奂(měilúnměihuàn)的刺绣作品,她的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期待。(丁志军(zhìjūn))
来源(láiyuán):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