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新陶都”广西藤县打造陶瓷“智”造高地
“南国新陶都”广西藤县打造陶瓷“智”造高地
“南国新陶都”广西藤县打造陶瓷“智”造高地中新网梧州6月(yuè)18日电(杨志雄 黄麟(huánglín) 黄群礼)仲夏时节,走进广西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一派(yīpài)繁忙(fánmáng)的生产景象。在各企业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精美的瓷砖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产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广西梧州市藤县(téngxiàn)陶瓷(táocí)产业(chǎnyè)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藤县就有陶瓷生产活动,藤县中和村的中和窑址便是重要见证。藤县的高岭土资源丰富,储量约6.7亿吨。当地陶瓷产品精美,工艺精湛,远销海外。
图为广西藤县一家陶瓷企业的(de)生产车间。欧伟文 摄
近年来,藤县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化烧制工艺(gōngyì),以“数智化+绿色化”双引擎驱动产业升级,打造陶瓷“智”造高地(gāodì),陶瓷产业迸发蓬勃生机(péngbóshēngjī),“南国新陶都”声名鹊起。
目前(mùqián),广西(guǎngxī)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宏胜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了40余条现代化生产线,藤县陶瓷砖日产能达(dá)136.1万平方米,陶瓷砖产能占广西47%。
图为广西藤县一家陶瓷企业(qǐyè)的生产车间。欧伟文 摄
蒙娜丽莎集团广西(guǎngxī)基地积极打造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项目,项目将厂区主要智能化生产设备与基于(jīyú)建陶行业的生产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应用,实现关键设备数控(shùkòng)化率98%,生产效率提升25%,运营成本下降10%,节约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和管理成本,达到(dádào)降本增效。
广西协进建材科技(kējì)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引入光衡工业全自动智能分选系统,人工智能(AI)识别瓷砖缺陷正确率达99.5%,处理速度达2000件(jiàn)/小时,较人工检测提升了40倍,用工成本减少25%。
同时,藤县加快绿色化(huà)转型,构建低碳产业生态,助推陶瓷企业“换道超车”。该县(gāixiàn)紧抓“双碳”目标引领(yǐnlǐng)产业升级,建成(jiànchéng)全国陶瓷产区光伏发电矩阵。蒙娜丽莎85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超81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27万吨。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陶瓷企业屋面(wūmiàn)光伏总面积(zǒngmiànjī)达(dá)253万平方米,年发电量达2.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8万吨。
图为广西藤县一家陶瓷企业(qǐyè)的生产车间。欧伟文 摄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区(qū)建成LNG应急调峰储备站,铺设供气管道超7000米,推动陶瓷企业清洁能源应用。通过“光伏+天然气”双轮驱动,园区单位产值能耗较2020年(nián)下降28%,成为广西(guǎngxī)首批全国清洁生产审核(shěnhé)创新试点园区。
广西藤县中和国际(guójì)陶瓷交易中心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yùnyíng)后,藤县陶瓷企业如虎添翼。交易中心大力推动藤县陶瓷产业升级,拓展东盟、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打造首个PPP项目(xiàngmù),项目建设内容(nèiróng)包括陶瓷交易区、物流仓储区、会展中心及陶瓷博物馆等。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大批陶瓷品牌企业先后入驻园区,藤县陶瓷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bǎiyìyuán)人民币(rénmínbì),带动就近就业人数近2万人。
藤县官方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打造(dǎzào)全产业链竞争力,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推动陶瓷产业向艺术陶瓷、功能陶瓷等高端(gāoduān)领域延伸,让“南国新陶都”的(de)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完)
中新网梧州6月(yuè)18日电(杨志雄 黄麟(huánglín) 黄群礼)仲夏时节,走进广西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一派(yīpài)繁忙(fánmáng)的生产景象。在各企业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精美的瓷砖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产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广西梧州市藤县(téngxiàn)陶瓷(táocí)产业(chǎnyè)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藤县就有陶瓷生产活动,藤县中和村的中和窑址便是重要见证。藤县的高岭土资源丰富,储量约6.7亿吨。当地陶瓷产品精美,工艺精湛,远销海外。
图为广西藤县一家陶瓷企业的(de)生产车间。欧伟文 摄
近年来,藤县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化烧制工艺(gōngyì),以“数智化+绿色化”双引擎驱动产业升级,打造陶瓷“智”造高地(gāodì),陶瓷产业迸发蓬勃生机(péngbóshēngjī),“南国新陶都”声名鹊起。
目前(mùqián),广西(guǎngxī)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宏胜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了40余条现代化生产线,藤县陶瓷砖日产能达(dá)136.1万平方米,陶瓷砖产能占广西47%。
图为广西藤县一家陶瓷企业(qǐyè)的生产车间。欧伟文 摄
蒙娜丽莎集团广西(guǎngxī)基地积极打造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项目,项目将厂区主要智能化生产设备与基于(jīyú)建陶行业的生产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应用,实现关键设备数控(shùkòng)化率98%,生产效率提升25%,运营成本下降10%,节约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和管理成本,达到(dádào)降本增效。
广西协进建材科技(kējì)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引入光衡工业全自动智能分选系统,人工智能(AI)识别瓷砖缺陷正确率达99.5%,处理速度达2000件(jiàn)/小时,较人工检测提升了40倍,用工成本减少25%。
同时,藤县加快绿色化(huà)转型,构建低碳产业生态,助推陶瓷企业“换道超车”。该县(gāixiàn)紧抓“双碳”目标引领(yǐnlǐng)产业升级,建成(jiànchéng)全国陶瓷产区光伏发电矩阵。蒙娜丽莎85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超81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27万吨。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陶瓷企业屋面(wūmiàn)光伏总面积(zǒngmiànjī)达(dá)253万平方米,年发电量达2.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8万吨。
图为广西藤县一家陶瓷企业(qǐyè)的生产车间。欧伟文 摄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区(qū)建成LNG应急调峰储备站,铺设供气管道超7000米,推动陶瓷企业清洁能源应用。通过“光伏+天然气”双轮驱动,园区单位产值能耗较2020年(nián)下降28%,成为广西(guǎngxī)首批全国清洁生产审核(shěnhé)创新试点园区。
广西藤县中和国际(guójì)陶瓷交易中心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yùnyíng)后,藤县陶瓷企业如虎添翼。交易中心大力推动藤县陶瓷产业升级,拓展东盟、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打造首个PPP项目(xiàngmù),项目建设内容(nèiróng)包括陶瓷交易区、物流仓储区、会展中心及陶瓷博物馆等。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大批陶瓷品牌企业先后入驻园区,藤县陶瓷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bǎiyìyuán)人民币(rénmínbì),带动就近就业人数近2万人。
藤县官方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打造(dǎzào)全产业链竞争力,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推动陶瓷产业向艺术陶瓷、功能陶瓷等高端(gāoduān)领域延伸,让“南国新陶都”的(de)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完)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